原創(chuàng )作者:張向榮
今天給大家講一下基礎梁加腋。
基礎梁加腋分垂直加腋和水平加腋兩種情況,垂直加腋和水平加腋。
這是垂直加腋,是往高處方向走的,如圖1所示。
圖1
這是水平加腋,是往寬處方向走的,如圖2所示。
圖2
下面先講垂直加腋。
—1—
基礎梁垂直加腋
基礎梁為什么會(huì )垂直加腋?
大家都知道,基礎梁是柱子的支座,有時(shí)候基礎梁高度不夠,加腋是為了增加基礎梁的高度。
基礎梁垂直加腋有這么兩種形式,單邊加腋雙邊加腋。
(1)單邊加腋
這是單邊加腋,只有一邊加腋,另一邊不加腋,如圖3所示。
圖3
那這個(gè)鋼筋怎么算呢?很簡(jiǎn)單,長(cháng)度=凈長(cháng) 兩頭錨固,凈長(cháng)就是中間那段斜長(cháng),用勾股定理可以算出來(lái),兩頭錨固從圖集可以查出來(lái),如圖 4所示。
圖4
根數怎么算呢,像這種情況,根數圖紙會(huì )告訴你的,不用計算。
(2)雙邊加腋
這是雙邊加腋,就是柱子兩邊都有,如圖5所示。
圖5
我們從圖5可以看出,是一根鋼筋插入兩頭,長(cháng)度=凈長(cháng) 兩頭錨固,不過(guò)這時(shí)候凈長(cháng)不是一段長(cháng)度,而是三段長(cháng)度相加,如圖6所示。
圖6
這里注意,50不能加入縱筋長(cháng)度內,50是針對箍筋說(shuō)的,是箍筋的起步,如圖7所示。
圖7
加腋部分的箍筋直徑和間距不變,還是基礎梁箍筋的直徑和間距,只是高度發(fā)生變化了。如圖8所示。
圖8
—2—
基礎梁水平加腋
基礎梁為什么會(huì )水平加腋?
水平加腋是因為柱子寬度大于基礎梁的寬度,比如柱子是800×800的,基礎梁寬度只有600,這就需要加腋,要用加腋的方式,把柱子包住。
基礎梁加腋有5種情況,下面一一講解。
(1)十字相交加腋的情況
十字相交加腋的情況,如圖9所示。
圖9
水平加腋分垂直筋和水平筋,根據圖9,長(cháng)度根數計算公式如下:
水平筋長(cháng)度=凈長(cháng) 兩頭錨固
水平筋根數=(梁高-保護層×2)/柱箍筋間距(向上取整) 1
垂直筋長(cháng)度=梁高-保護層×2
垂直筋根數=斜凈寬/200(向上取整) 1
這里的垂直筋相當于水平筋的分布筋,間距200是規定的。
公式里有個(gè)斜凈寬,名字是我起的,這個(gè)尺寸可能圖紙會(huì )告訴你,如果圖紙沒(méi)告訴你,需要計算,計算可能會(huì )用到50這個(gè)數據,如圖10所示。
圖10
(2)丁字相交加腋情況1
丁字相交加腋有兩種情況,第一種情況柱子凸出基礎梁,第二種情況柱子平齊基礎梁,這里先講第一種,如圖11所示。
圖11
水平筋和垂直筋長(cháng)度計算公式和上面一樣。
水平筋長(cháng)度=凈長(cháng) 兩頭錨固
水平筋根數=(梁高-保護層×2)/柱箍筋間距(向上取整) 1
垂直筋長(cháng)度=梁高-保護層×2
垂直筋根數=斜凈寬/200(向上取整) 1
這是這里凈長(cháng)和斜凈寬要把幾段相加,這里仍然要用到這幾個(gè)50,如圖12所示。
圖12
(3)丁字相交加腋情況2
第二種情況是柱子與基礎梁外皮平齊,如圖13所示。
圖13
長(cháng)度根數計算公式不變。
水平筋長(cháng)度=凈長(cháng) 兩頭錨固
水平筋根數=(梁高-保護層×2)/柱箍筋間距(向上取整) 1
垂直筋長(cháng)度=梁高-保護層×2
垂直筋根數=斜凈寬/200(向上取整) 1
別忘了,這里計算時(shí)候仍然要用到這個(gè)50尺寸。如圖14所示。
圖14
(4)L形相交加腋情況
L形相交加腋情況如圖15所示。
圖15
長(cháng)度根數計算公式一樣。
水平筋長(cháng)度=凈長(cháng) 兩頭錨固
水平筋根數=(梁高-保護層×2)/柱箍筋間距(向上取整) 1
垂直筋長(cháng)度=梁高-保護層×2
垂直筋根數=斜凈寬/200(向上取整) 1
計算尺寸時(shí)候,仍然要用到這幾個(gè)50,如圖16所示。
圖16
—3—
一字相交加腋情況
(1)一字相交加腋情況如圖17所示。
圖17
長(cháng)度和根數計算如下:
水平筋長(cháng)度=凈長(cháng) 兩頭錨固
水平筋根數=(梁高-保護層×2)/柱箍筋間距(向上取整) 1
垂直筋長(cháng)度=梁高-保護層×2
垂直筋根數=斜凈寬/200(向上取整) 1
計算時(shí)候仍然要用到這幾個(gè)50的尺寸,如圖15所示。
圖18
到這里把基礎梁加腋的情況就講完了。
注:歡迎大家關(guān)注小編的微信公眾號土木智庫,里面有小編整理的建筑行業(yè)的眾多資料,有一建、二建、造價(jià)、消防視頻和課件,歡迎大家的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