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屬飾品的分類(lèi)
(1)鍍金首飾:
在非黃金材料(如銀、銅、鉛、鋅等合金材料)上電鍍一層24K金。好的鍍層應在10—25微米厚。一段鍍層2—5個(gè)微米。
(2)鎏金首飾:
多在非金屬制品的表面,用金汞合金(俗稱(chēng)金泥)均勻地涂抹,并經(jīng)高溫蒸發(fā)后黃金附著(zhù)在產(chǎn)品的表面。
(3)包金首飾:
指在鉛、鋁、鋅及合金材料的表面上裹上一層黃金,2層黃金一般都在10K以上,并且要求包金的重量不少于1/20的整件首飾重量。常見(jiàn)標記有1/10 18K。表明用18K金箔包金,金箔厚度與胎體厚度之比為1/10。在美國又名填金,首飾上常用14KF、18KF等字樣表明。
(4)鍍黃首飾:
即在非貴重金屬首飾的表面上鍍上一層黃銅。
(5)稀金首飾:
將稀土元素與黃銅摻合的一種金屬,色澤接近18K到20K黃金的色澤。
(6)亞金首飾:
是一種以銅為基體的新型仿金材料,色澤、質(zhì)地與18K相似,通常有一些特殊鍍層。
(7)仿金首飾:
以銅、鋁為原料制成的首飾,其表面電鍍一層較難磨的黃銅鍍層。
(8)亞銀金屬:
又稱(chēng)德國鉆鎳銀,由60%的銅,20%的鎳和20%的鋅配制而成,該金屬質(zhì)地硬,延展性好。
(9)錫銻合金:由94%的錫和6%的銻組成,用于各種仿白銀器皿的制作。